不求谌解

不求谌解

💻 Web Dev / Creative 💗 ⚽ 🎧 🏓
twitter
github
jike
email

再談輸入 —— 《打造第二大腦》

image

『太多的資訊就如同太少的資訊一樣,都是一種對理解力的阻礙。換句話說,現代的媒體正以壓倒性的泛濫資訊阻礙了我們的理解力』

開始之前#

很早就想寫一篇關於自己如何做「資訊管理」的文章了。前段時間看到 Twitter 上 Randy 的分享以及讀了《打造第二大腦》這本書。我也再次思考自己應該如何來做資訊管理。

做好資訊管理的目的。

  1. 如何快速找到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難題的解決方法
  2. 如何產生更多有趣的想法

輸入#

目前我的資訊輸入方式主要是下面這幾個:

資訊流#

  • Twitter
  • GitHub
  • Youtube
  • 即刻

我在 Twitter 上關注了很多很棒的開發者,設計師,還有一些有趣產品的官推。從這些關注列表中可以看到他們最新的觀點,又出現了哪些新的技術和產品。我把 Likes 當做收藏夾來使用,看到感興趣的內容就會 like 一下。此外我還建了一些 Lists,這個功能算是一個分類吧,目前我建立的幾個大類是 AI,FE,Web3。

GitHub 其實也有資訊流 —— 「For you」,這個可能是很多人不太用到的。從這裡可以看到關注的開發者都 star 了哪些 repo,此外它也會推薦一些最近比較流行的專案。我會把 star 的 repo 進行分類,你可以在這裡看到。

Youtube 上主要是瀏覽訂閱的一些頻道。內容其實就比較廣泛了,技術,生活,娛樂都有。這個上面也時常能夠發現高質量的內容,比如加州伯克利大學的 Web3 Mooc,街頭攝影師 Kai W,乒乓球博主 Adam 等等。

即刻是一個很不錯的中文社區,Web3 和 AI 的內容質量都還不錯,也會有一些活躍的獨立開發者和投資人。不過最新的科技資訊還是稍微滯後於 twitter。

資訊流最主要的特點就是 ——演算法推薦,但它是一把雙刃劍,有的時候會帶來驚喜,發現更多有意思的人。另一方面則是很容易產生『資訊過載』,使用者總是一遍又一遍的刷新 APP。

RSS#

RSS 訂閱是我常用的另一種獲取資訊的方式。主要用來訂閱一些技術部落格,當然也有一些其他主題的訂閱源。如設計相關的,BehanceDesign-Milk。科技相關的,9to5MacThe Verge。Web3 相關的,Weekly in EtherumForesight news 等。

RSS 和資訊流相比,我認為優勢在於文章的質量會更高一些 —— 因為訂閱源是經過自己篩選之後才放到閱讀器中的。我會定期刷新閱讀器,來獲取這些高質量的資訊輸入。

看書和聽播客#

如果想要更加系統的學習一門知識,我認為看書還是最好的學習方式。當然閱讀完一本專業書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大部分的情況下,Google(或許現在可以直接問 ChatGPT)或看文件就能解決問題。很少有人會再去花費大量的時間搞懂問題的來龍去脈。

播客的優勢在於,獲取到的是第一手的資訊。比如我想了解 Sam 對未來 AI 發展的一些觀點,去聽相關的播客會比看相關媒體總結的文章可信度更高。

CODE 方法#

CODE 方法是《打造第二大腦》這本書中的核心內容。下面談談我自己的一些實踐。

image

  • C (Capture) -> 獲取能引發共鳴的資訊
  • O (Organize) -> 組織分類
  • D (Distill) -> 標註精髓部分
  • E (Express) -> 展示成果

對於「Capture」部分,主要就是上面提到過的幾種方式,還有就是我會使用 Web Clipper 這個插件剪切網頁文章到語雀知識庫。然後在語雀知識庫中進行「Organize」—— 通過文件夾分類的方式。再者就是在 Obsidian 上對寫摘要完成「Distill」,最後就是寫部落格,發推特,發即刻來展示成果。

完成這些步驟就走完了 CODE 方法完整的一套流程。當然在具體實踐中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做調整,每個人使用的工具也都不盡相同。對於我來講,D 和 E 做的還不夠,也即是「輸出」這個部分。

想法#

做好資訊管理,在學習新的技術或是解決不曾遇到過的問題時,不必要從零開始,而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識庫上。接下來,大語言模型加上個人知識庫可能會讓打造第二大腦的過程更加簡單。但是無論方式如何,我們最應該關注的還是「看到過的資訊,以後會去向哪裡」。我想用之前看到過的關於 TypeScript 的一句話作為結尾。

As you write TypeScript, you need to think about where you want your contracts to be, and what needs to be done in order to meet them.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