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比一般人更加優秀:我們更有能力,更誠實可靠,更有激情並且更有天賦。而這種樂觀的自我認知,在心理學會中也有一個專有名字,叫做 “隱形斗篷錯覺”(invisibility cloak illusion)。
- 為什麼他們會有這樣的想法?甚至部分人還將其視為時尚、潮流。除了人性天生的好逸惡勞外,消費資本主義大大刺激了這種不勞而獲想法的盛行(所以不要嘚瑟,你所謂的時尚、特立獨行,其實跟封建社會愚民的行徑是一樣的,都是在被社會思潮操縱而已)。
- 你每天接受的信息是碎片化的,時間是碎片化的,認知是碎片化的,記憶就只有三天 —— 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不管是美國總統醜聞還是四川地震,再大的新聞事件發酵期也就是三天,隨後就被雜七雜八的事沖散了。
- 隨著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走向主流,占據市場幾十年的 CPU 可能被拉下王座;成本更低的 FPGA、能夠以更快速度處理數據的 GPU、能夠以更低精度進行計算的概率芯片和更多採用全新架構的專用處理器爭奪市場的時代到來了。
- 如果你真的什麼都做不了,告訴你一個小技巧:想想那些你完全不想碰的事情。再做手邊的事情就舒服多了。
- 驅使這樣的實業家推動世界進步的,通常不是名利,而是強烈的使命感和充滿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夢想和野望,以及在極少數人身上可貴地伴隨終生的好奇心。
- “Be not afraid of greatness: some men are born great, some achieve greatness and some have greatness thrust upon them.”
- 犯錯丟臉要趁早。該犯錯的時候害怕犯錯,只會在往後的歲月裡犯更多錯。
-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 我一直認為最好的學習就是直接做,做砸了是學習,做好了是更好的學習。扎克伯格從來沒有「學」過如何創建最大的社交網絡,他直接把它做了出來。所謂的 Learn by doing,在交辦這件事情上,也是如此。
- 我因為自己脆弱,所以很能同情別人的脆弱。而戲劇是檢驗人性的藝術,強的東西不太容易動人,你脆弱時,大家就會替你著急,幫你演戲,這時才是最動人的。
- 我常跟演員說:「如果你表現得這麼多,根本就不需要別人同情了。你的作用是讓別人幫你著急,幫你演戲,因為你再怎麼演,也沒有觀眾的腦筋演得好。
- 互聯網未見得是孤獨的解藥,也許本身就創造了更大的孤獨。熱鬧和孤獨共生在同一個地盤上,在極致喧嘩的舞台中央,站立著一個極致孤獨的個體,為屏幕另一端的一個孤獨個體唱歌。
- 越低階級的人越善於解讀他人的情緒。他們在解讀陌生人的表情和情緒上更加準確。—— 從這個意義上,低階級的人實際上是對他人的痛苦更有共情力的。
- 別急著抱怨才華得不到施展,當你還是個矮子時,指著天花板罵它太低,沒啥意義。
- 我覺得,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獨特的使命。它是創始人培育的,但它最後會變成一個共同體,變成很多人夢想的共同體。就跟你的孩子一樣,從小和你長在一起,但總有一天,它會變成一個獨立的人。
- 我們定義的創業者,不僅僅是指那些擁有一家公司的人,只要他是試圖通過提升自己的認知,和更多的人達成協作,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他在我們的眼裡,就是一個創業者。
- BAT 用整個互聯網從業人員大概 500 萬這個人數當中的 3% 的勞動力,創造了這個行當近乎一半的產值。那就奇怪了,剩下的 97% 的人在幹嗎?我拿出紙來打了個草稿發現,97% 的互聯網人,他們平均一年產生的財富,還不到他們城市的平均水平。
- 此外,幾乎所有的量子物理學知識都是反日常經驗的,它會讓我們養成一種良好的科學思維精神 —— 我們看到的一切事實,不一定是真的;我們所堅信的一切真理,不一定是對的。
- 吾嘗讀《漢書》矣,蓋數過而始盡之,如治道、人物、官制、兵法、財貨之類,每一過專求一事。不待數過,而事事精竅矣。
- 焦點效應指的是,人們往往會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並且直覺地高估別人對我們的關注程度。
- 尊敬每一個給我們幫助的人,向一切可以學習的人學習。有太多有師父的笨蛋,而天才常常特立獨行。
- 印象整飾是指一個人通過一定的方式影響別人形成對自己的印象的過程,由心理學家歐文・戈夫曼提出。戈夫曼認為,社會交往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我們有意或無意地嘗試操縱和控制我們留給他人的印象,對於每一段社會交往而言,個體既是對自我的真實表達,同時又是為了對「觀眾」施加特定的影響。
- 碎片化時間學習一些碎片化的東西,能否真正獲得價值,這一點我是存疑的。
- 傾聽是一件很難的事。它需要你把自己的東西放下,才能真的聽到對方怎麼說。如果你固守著自己的東西,就不會有對新東西的好奇。
- 他想起一些有關父親的模糊記憶。同學拿到皮膚之後,他在 “夢境之樹” 伺服器建立了一個死亡騎士的角色,繼續遊戲。
- 設計是在發現事物的本質規律,在既定的資源下,運用這些規律,去解決問題。
- 控制欲增強,是因為愛情讓我們暴露越來越多的軟肋,不相信戀人會喜歡這個卑微的自己,需要用對方的包容和服從來確認自己值得被愛。
- 如果能將我們的思維過程,用圖像和清單表達出來,就能及時發現和修正 bug,視覺化之後,也會更有條理和層次,更容易突破思維的邊界。
- 很多時候,我們所說的社會階級上的固化和差異,並不僅僅是財富上的差距,更多是每個人眼界和選擇的不同。
- “我這輩子遇到的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每天閱讀的 —— 沒有,一個都沒有。而沃倫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他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